首页

女王坐脸各种坐姿

时间:2025-05-22 21:29:09 作者:“我们愿与中国携手奔跑”——访斯洛文尼亚经济、旅游和体育部国务秘书弗兰盖日 浏览量:56569

  中新社上海10月12日电 题:作曲家吕其明:7天写出《红旗颂》,一生融入一面“红旗”

  中新社记者 王笈

  半个多世纪一晃而过,今年94岁高龄的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又回到上海爱乐乐团所在的武定西路1498号。10月12日下午,吕其明《红旗颂》珍藏版黑胶唱片在此首发,收录了钢琴与乐队、双钢琴、少儿合唱等8个不同版本的《红旗颂》。

  坐在自己曾使用过的办公桌前,吕老笑容和蔼地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。“70多年来,我写了很多音乐作品,最具有代表性的管弦乐序曲《红旗颂》就是在这里诞生的,当年音乐界老前辈审听《红旗颂》的情景还记忆犹新。”

10月12日,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在上海爱乐乐团接受采访。 (上海爱乐乐团供图)

  自1965年首演以来,《红旗颂》在海内外盛演不衰,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上演率最高的作品之一。作品开篇以中国国歌为素材,引子庄严恢宏;紧接着,红旗音乐主题在C大调中喷薄而出,抒发了对胜利的喜悦、对红旗的赞美;尾声将乐曲推向高潮,象征着新中国的辉煌未来。

  作为《红旗颂》的创作者,吕老有着传奇般的人生。他出生于革命家庭,10岁便加入新四军,成为一名文艺战士,战火中的生活为他的音乐创作打下情感基础;新中国成立后转业至上海电影制片厂,成为一名电影作曲家;1959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深造;1965年创作出代表作《红旗颂》。

  在吕老看来,7天写出《红旗颂》并非“偶然”,而是“必然”,因为他有思想情感和民族音乐两大“宝库”。“经历过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生死考验,我一直在成长,坚定地想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;我也从未间断过学习中华民族音乐文化,从各地民歌中汲取养分。创作《红旗颂》,就像是把这两个‘宝库’的‘闸门’打开了,灵感喷薄而出,水到渠成。”

  半个世纪以来,吕老一直在修改《红旗颂》。据他回忆,《红旗颂》是老前辈们给他的“命题作文”,创作时间很紧张,因此尽管他有好几个方案去完成作品,却来不及一一考虑清楚,只能选择最可行的方案写了出来,没想到大受欢迎。“但我当时的水平还没有达到‘一锤定音’的程度,时间又太仓促,在艺术上还有可以提高的地方。”

  考虑到《红旗颂》的盛演,吕老并没有一次性对作品进行大幅度修改,而是采用“切香肠”的方式,在“润物无声”中完成改谱。几十年来,《红旗颂》有了管乐、钢琴独奏、交响合唱等12个版本,能够满足不同层次、不同水平的音乐爱好者需求。吕老觉得,是时候为《红旗颂》的修改画上句号了。

  “当年的娃娃兵,现在已是鲐背之年的文艺老人,我把一生融入一面‘红旗’。”吕老说,自己将一如既往,为祖国人民创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。(完)

【编辑:邵婉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王刚被查

韩大使请对方向国王、王后转达中方及遇难人员家属和伤者的感谢,表示枪击案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,国王、王后陛下的关心和泰国政府的善后努力让人感到温暖。中方愿和泰方一道采取更加有力措施,确保中国公民在泰安全。

从“以和为贵”到“和合共生”

“平时生活中好笑的事都是转瞬即逝的,所以我会在手机里记录下来,作为笑点素材库。”无论是身边人对他大学专业的误解,还是在生活中遇到的尴尬事,冯唐骏都会随手记下,这300多条笑点正逐渐转化为一个又一个有趣好笑的段子。

仲秋9月 实拍乌鲁木齐南湖睡莲花开

宁德12月8日电 (吕若萱 叶金秋)8日,“骁遥增混电池·2024宁德马拉松”在福建省宁德市鸣枪开赛,1.3万名跑友齐聚激情开跑。

主播说联播丨这里的人民亲切地称呼中国人为“老乡”

首先是大与小发展不平衡。近两年,尽管“逆向旅游”“小城游”“县域游”火热,但传统大景区、大城市仍然是承载游客的主力。不少“宝藏景点”受基础设施所限,到达条件和旅游体验有待进一步完善。其次是新与旧转换不充分。随着文旅消费升级,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游山玩水、打卡拍照,对智慧旅游、沉浸式体验、配套演出、文创产品等新业态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。如此趋势下,一些网红景区依旧靠门票经济吃老本,收入低迷甚至亏损也就不奇怪了。

欢度国庆 乐享假日

澳门公共巴士同日起接受由内地及香港发行,带有“交通联合”标志的全国通卡拍卡支付车资。现阶段非澳门发行的全国通卡暂不享有车资优惠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